您的位置: 首页  新闻中心  校友快讯

近日,吉林省总工会与吉视生活频道联袂推出大型工匠访谈节目《吉聚匠心》,第一期报道了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金涛的优秀事迹。金涛2000年毕业于我校电工专业,现任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整车制造一部焊装一车间维修工长,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,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以下是报道全文。

图片
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他就是金涛,一个将全部青春与热血,都献给了汽车行业的年轻工匠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我感觉自己的压力特别大,生怕有一天自己被技术淘汰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从懵懂学徒再到工业名匠,他付出过无数的努力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特别是我们开发的这个焊头补偿系统,同类技术比德国还提前用了半年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,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把中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的引领者。

记者孙琦:

图片
图片

大家可以看到,在我身后有很多的车模,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款捷达,到最新款的奥迪A6L。今天我们来到了一汽-大众长春生产基地,一起来探寻他们背后的传奇故事。在我身后,陈列在一汽-大众文化展馆中的几个光荣退休的工位,是当年一汽派出的能工巧匠,从美国韦斯摩兰拆卸下来,漂洋过海搬迁到刚刚起步的一汽-大众,又历尽千辛万苦安装起来的捷达生产线,它在一汽-大众一直高效运转了20年,为一汽-大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当年因为搬迁的难度巨大,德国专家曾预言拆了不一定能装上,装上了不一定能运转,运转不一定能生产出合格产品,合格了不一定能达产。而当年的创业者们,硬是凭借勇气智慧和巧夺天工的匠心,变不可能为可能,完成了一次跨国搬迁的壮举。正是有了这样高标准的起点,一汽-大众在此后三十几年的跃迁发展中,工匠精神得到了不断的传承、进阶、光大。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是一汽-大众第一个正式挂牌的创新工作室,已经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金涛创新工作室,零距离地感受领军人金涛的匠心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2012年,金涛作为吉林省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,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,参加了党的十八大。金涛围绕十八大报告和自身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,他清醒地认识到,新时代谁先抢占智能制造的最高点,谁就能赢得未来。随着设备装备种类的增加,工艺更加复杂,需要将现在的个人打拼,变为技术骨干带领下的梯队协作,智能制造不再依赖个人,必须打造一个高技能团队。经过车间组织的前期规划研讨,在各级工会和领导的支持下,以金涛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,正式揭牌运行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我是2000年1月1号来到一汽-大众,刚开始入厂做的是点焊工作。我工作的变化与企业、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是密切相关的,尤其我们这种规模化生产的企业,它依赖的是我们的设计标准,或者说叫控制标准。那么原始的这个设备都是有固定的功能设计,我们按照这个功能去实现。那这些标准优势是它有很多的经验在里面,能够保证我们生产过程更平稳、更平顺。但换个角度来说,由于经验的限制,我们在固有的框架内想要提升,就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一个限制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面对这样的限制,金涛选择毅然亮剑,先后攻克了机器人联锁控制功能设计、车身底盘定位系统稳定性提升、跨带设备自动化集成标准开发等问题百余项。为8款豪华轿车的投产、改造、升级保驾护航,并以培训指导和联合攻关等方式,全面投身自主品牌工艺升级。特别是为激光焊技术的首次应用,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,使新车结构强度和外形观感,跃升到新的台阶,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风采。外国专家眼里的不可能,被金涛变为可能,他更为国外设备注入了中国智慧,被外国专家赞誉为大主刀和魔术师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其实我觉得大主刀,实际上更多的是讲我们从事维修过程中,做了很多颠覆原设计的一些方案。魔术师这个称号的来源是团体对激光钎焊或者说激光零间隙焊,这样一个自动化焊接系统的改造项目,就同类技术比德国还提前用了半年。那时候评价我们的焊缝,比德国同款车身还要质量更优。2015年我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聘为长白山技能名师,同时我也是吉林大学天和劳动学院的特聘教授。2017年开始我也兼任了咱们吉林省共青团的兼职的副书记,也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承担机器人编程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课程的讲授工作。主要是把汽车行业最新引入的技术,及时导入到职业教育这个系统当中,让学生学到更贴近现实、更和技术发展一致的技能。我也一直给新入学的同学们开展入学第一课的活动,让同学们更能了解到如何在技术工人的成长之路上更好的发展,比如说参加吉林省“振兴杯”这样的活动,培养一些更适应国家发展的青年人。然后给吉林大学的学生们讲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课程,实际上这些更多的是把我对党的十九大精神、党的二十大精神,包括工会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的一些论述,把我的理解、把我结合自己成长的过程分享给各位同学。

记者孙琦:

图片
图片

对于汽车行业来讲,现在是什么样的一个新时代?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因为新能源车对我们车身专业,实际上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做轻量化的工作,对于我们近些年来(对自动化专业)最大挑战是怎么将数字化工作融入我们自动化系统中,近四年,我们更多的是在这些方面做工作。第二个重点就是怎么样把数字化融入到我们的自动化当中去。我觉得有几个维度是我们一直在这个进行突破的,一个就是视觉系统。在自动化里的应用中,镜头当做它的眼睛,不是传统的机械地按照程序去做,而是通过镜头捕捉信息来控制它,这样的话能够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生产的故障率。第二个维度重点就是视觉的防差错系统,我们通过摄像头去捕捉我们人难以发现的一些缺陷,因为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大量投入,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提供信息,来决策这个设备需不需要检修。那么生产过程中是不是稳定、需不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优化、轻量化的发展或者是要自动化的发展,带来挑战是有的,但是我们已经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来应对这些挑战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接下来,我们将探寻金涛,这位大国工匠的新目标是什么?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我的目标是工作室要实现两条腿走路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从捅破新技术窗户纸的第一人到高技能制造人才领军人,金涛始终践行着产业报国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需要我们把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关键技术,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怀揣这样的职业初心,他想做怎样的一名引领者呢?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把中国制造变成智能制造的一个代名词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现在我们所在的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叫非金属连接的,一个工艺的实验岛,这有一种重金属的这种踏实的感觉。然后在这里,咱们可以看到这些设备,它实际上可以完成几个功能,搬运、涂胶、压合这些。

记者孙琦:

图片
图片

那你也是提到了新目标的建设者,那您现在的新目标是什么?您又在建设什么呢?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我的目标是工作室要实现两条腿走路,一条是自动化的腿、一条是数字化的腿。先说自动化,实际上核心的还要围绕着未来轻量化技术生产的一些先进的工艺、设备来开展。那数字化,重点就是我们要做整个生产系统的全数字化集成,通过数字化管控生产过程,达到生产过程中的更高质量、更高效率,然后帮助我们这些人学会用数字思维去解决问题。我们工作室是以主站、卫星站的形式建设的,现在我们待的就是工作室的主站,实际上在生产现场的每个厂房里都有卫星站。我们当时设定这样一个结构,就是为了保证工作室接触到任务,然后也能够让我们一线的所有的员工参与到我们工作室工作当中去。那么,第二点很重要就是多个工作室交互,能够保证我们工作室的活力。我们工作室核心是培训、育人,但育完人以后这些人怎么用?2016年开始,我们逐渐也把培训的核心能力变成攻关的核心能力、变成创新的核心能力,是把先进的技术变成自己的能力。攻关能力是切切实实要把能力应用到现场去,包括现在我们工作室很重要一个能力,就是我们自己的盈利能力,既要完成我们的项目,还要能够有足够的价值。

(这个螺丝是落下来的,首先需要注意的内容就是防尘,避免拆除的时候灰尘进入到设备内部,拆除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拿反射面,要拿侧面,就是光不通过的地方。这里就是运行结构,咱们需要注意这里的反光面不要用手直接去碰触,如果有条件要使用丙酮进行清洗。)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几年来,金涛开发课程百余门,完成专业技术培训5000余人次,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培养高级技师26人、技师72人、技术骨干500人,有效壮大了技能人才队伍。

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  长春生产整车制造一部焊装一车间维修技工 程亮:

图片
图片

自从参加金涛工作室,对我的各个方面的业务拓展比较多,原先在那个生产线,我主要涉及到钳工基础的维修或者设备的基础保养。在金涛工作站中学到了更多,包括电工、钳工,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在生产线上应急的维修速度更快一些,预检修和预维修的方面我们能保障得更全面。


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  长春生产整车制造一部焊装一车间维修技工 吕慧:

图片
图片

金老师挺务实的,在工作中有一些困难能非常帮助大家。

主持人:

图片
图片

金涛在大数据应用、设备智能管理、车身连接新工艺等全新领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,投身工作、匠心专注,金涛在岗位上的坚守与成绩,让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。2020年11月,金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,获得包括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在内的一系列重量级奖项,是大家公认的技术攻坚团队领军人、培养技术人才总教头。

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  长春生产整车制造一部焊装一车间 主管工程师 金涛师父 周学鑫:

图片
图片

这一厂焊装这里出了很多像金涛一样的劳模这种人物,但是我觉得肯定是有它的必然性,那必然性在哪?我觉得就是有一个技术和人才培养的土壤。第二点来说,我觉得就是一汽-大众公司对这个先进的制造技术的一个掌握,包括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、后期的人员培养也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机遇。

金涛妻子 张悦:

图片
图片

他一直都在学习的状态,他要通过语言要学编程,我都不太知道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东西、那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,每天都在一个学习的状态。晚上吃完饭就把笔记本拿出来看他的程序。他现在还在坚持学德语,过年的时候也在学。我觉得很不可思议,过年的时候也不给自己放假,在吃饭、在晚上他经常会接到电话,设备坏的时候,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去,我觉得他的生活基本上是被工作所覆盖的。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说实话,我感觉自己的压力特别大,压力来源于我们不断前进的技术、不断发展的技术,生怕有一天被技术淘汰、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淘汰,所以我们一直在通过学习不断地去追赶。因为我本身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,我是技校毕业,参加了成人高考读的大专、参加了自考读的本科。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,就是把自己的理论基础夯实了很多,通过职业教育快速地提升自己的技能,能够将应用和实际纳入到了学习当中,这个实实在在是让职业教育学生,能够获得真正以后工作的技能,技能是我可以上手去操作,转化为我们技术的能力。而且近些年,咱们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得非常迅猛,把握好这个机会,那么未来能够驾驭这些先进的技术,指日可待。

记者孙琦:

图片
图片

金老师,我今天还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,您想引领一个怎样的新风尚呢?

金涛:

图片
图片

其实我觉得像汽车制造行业,从手工制造到自动制造,再到一直都倡导的智能制造。而智能制造就是我们需要引领的新风尚。我们从事自动化行业的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、提升自己,把数字化、数智化的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当中去就是我们要引领的新风尚。还有就是需要我们把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关键技术,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把中国制造变成智能制造的一个代名词,把中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的引领者。



上一篇:下一篇: